|  加入桌面  |  广告服务  |  投诉窗口  |  品牌推广  |  招商代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标准 » 正文

举行业之力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向纵深转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22  来源:中国玻璃模具网  作者:中国玻璃模具网  浏览次数:1369
核心提示:全国水泥玻璃陶瓷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工作大会的工作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相聚广东佛山,召开全国水泥玻璃
全国水泥玻璃陶瓷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工作大会的工作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今天我们相聚广东佛山,召开全国水泥玻璃陶瓷三大产业全面推进节能减排达标工作大会。这是在中国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转折,全行业实施 创新提升、超越引领 战略近五年来、一部分骨干企业已经实现节能减排达标,还有相当一大部分企业尚未达标的形势下召开的以节能减排达标为主题的大会。会议将分析建材行业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沟通交流节能减排先进经验,明确新目标,制定新措施。其目的就是要从根本上推动与加快建材行业 绿色低碳、文明生产 的步伐,不仅将建材行业打造为现代化的产品制造行业,而且要将建材行业打造为净化环境、美化城乡,推进生态文明、履行社会责任的文明生产行业,共同构筑建材行业特别是水、玻、陶行业节能减排的新目标、新举措,使水、玻、陶三大产业率先实现节能减排的全面达标。 下面我代表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从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任务、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突出问题、 十三五 目标与主要举措四个方面向大会报告工作。 一、深刻认识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所面临的紧迫形势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低碳和文明生产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 。推进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际举措。在全党全国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建设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以窑炉和矿业生产为主要特征且相对能耗高和排放大的建材工业来说,既是使命又是需要,既是责任又是自身发展进步之需要。 从国际社会看,全球范围内发展绿色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实现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经成为人类进步发展的共同期待,追求和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低碳产业,已经成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博弈日趋激烈,绿色贸易壁垒正在加速形成,一些发达国家对出口国产品的能效水平和碳足迹提出了新的标准和制约措施。无论在参与全球化、国际化发展,还是与国际对标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方面,都迫切需要增加紧迫感,加快我国建材工业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举行业之力推进节能减排。 从国内看,我国已首次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 十二五 规划纲要。目前,我国能源消耗量、二氧化碳排放量、COD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都居世界前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我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70%以上,工业的能源消耗占全国的70%以上,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又占整个工业的8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工业系统能耗只占总量约三分之一的水平。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构成看,相当多企业能源资源消耗占成本的比重都在70%以上,迫切需要通过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降低消耗和排放,提升我国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产业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 从行业看,建材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全行业能源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十分之一左右,二氧化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六分之一。而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能耗总量就占到建材工业能耗总量的80%以上。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总量占到建材工业排放总量的75%左右。其中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年排放量占到工业部门氮氧化物年排放总量的约13%。 随着新修订的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环保督查等方案的正式施行,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监管的从严从重制约对建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非常现实又非常紧迫要求。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建材行业的很多企业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式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以高速发展为目的,不仅使得水泥、玻璃、陶瓷等传统高耗能产业所占的体量和比重过大,而且能耗过高、排放过大,加之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建材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以及淘汰落后产能不力,导致建材工业不仅结构性矛盾愈显突出,也使得万元产值能耗和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因此建材工业,特别是水泥、玻璃、陶瓷三个产业面临着绿色发展的严峻考验。 二、虽然建材行业特别水玻陶三大产业节能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进步,但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十二五 以来,在国家有关节能环保的政策和标准的指引下,我国建材工业不仅保持了快速稳定发展,而且在产品品种质量、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都实现了长足的进步,由此也带动了包括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产业在内的我国建材工业在节能减排领域上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主要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节能减排。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增长,建材市场需求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虽然主要建材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能源消耗总量亦在相应增加,但随着行业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术装备的推广应用,建材工业节能在总体上取得明显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建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比2011年增长了约2.8%,但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了20%。 建材工业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水泥、建筑卫生陶瓷、砖瓦、平板玻璃、水泥制品、石灰、玻璃纤维等行业。其中,水泥制造业是建材工业的耗能第一大户,约占建材工业能源消耗总量的73%。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平均水泥可比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3%左右,平板玻璃下降10%左右,建筑陶瓷砖下降了8%左右。 二是主要产业的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随着一部分落后产能的淘汰,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的加快推广应用,建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尽管近几年来主要建材产品产量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但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持下降或低位增长态势。2013年建材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比2011年下降2%;粉尘排放下降了13%;NOX排放总量虽呈低速增加,但增长态势得到有效抑制。 三是节能减排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技术创新为节能减排达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我国建材工业主要产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已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型干法水泥在预分解窑节能煅烧工艺、大型原料均化、节能粉磨、自动控制和余热发电等方面,从设计、装备制造到工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带动了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建筑陶瓷生产技术装备在部分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大规格建筑陶瓷薄板的研制与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有力支撑了陶瓷行业的节能减排水平的提升;玻璃熔窑大型化、纯氧燃烧、富氧助燃、熔窑保温等熔窑节能技术以及原料优化、余热利用等技术装备已实现产业化,为平板玻璃节能降耗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材行业近十年来不仅大力研发环保技术与装备,还培育出了一批技术先进的环保装备企业和研发队伍,为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与组织支撑。 部分企业主动加强节能减排的意识,主动强化管理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通过推广采用高效滤袋除尘技术、高效电除尘技术、脱硫脱销一体化技术及装备等,加快了企业降低能耗和排放的达标进程。涌现出新明珠陶瓷、越堡水泥、金晶玻璃等一批节能减排成效突出的先进典型企业。 四是资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有了新的开端。利用水泥生产线协同处置城市污泥、生活垃圾及工业危险废弃物等已在国内三十余条生产线上得到应用,并在探索中不断提高协同处置的效能。废弃物替代燃料已经起步,随着大企业集团的重视和投入增加,其发展趋势良好,应用范围和替代率正在不断提高。 作为消纳废弃物的建材行业,主要工业废渣、副产物以及矿山尾矿等得到有效利用,被广泛应用于水泥及制品、墙体材料等行业。2014年建材工业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弃物10亿吨以上。 随着烟气余热发电技术在水泥、平板玻璃行业得到迅速普及,烟气余热得到进一步利用,建材工业已成为工业部门中余热利用效率最高的行业之一。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建材工业节能减排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家制定的标准比,我国建材工业特别是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等建材主要产业的平均能耗和排放水平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半数以上的企业资源、能源利用率仍然较低,环境负荷大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变,严重制约了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环境友好意识、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亟待加强。行业中的一些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意识,对节能减排缺乏紧迫感和工作主动性。存在只要得益,只管生产,不顾环保的片面认识。既缺乏对环保的投入,又缺乏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更缺乏节能环保的规划和实际举措,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一些企业的领导环保意识不强,将环保和生态建设当成负担,追求以牺牲环境和资源能源为代价的发展,拖了节能减排后腿,制约了节能减排的推进与提升。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能耗、排放居高不下。从产业结构看,原材料产品多,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大。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烧结砖瓦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目前仍然是建材工业增长的主体,由此造成在规模增加的同时,能耗总量仍在增加、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由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节能环保与轻质建材、无机非金属材料、精加工制品业等还远没有形成规模,建材新兴产业目前在建材工业比重也只有10%左右,致使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各种排放总量降幅不大,进展缓慢。 三是主要产业能耗、排放水平差异大,总体达标企业不足一半。虽然水泥、平板玻璃的生产线能耗达标率在80%左右,但产业内部能耗和排放的水平差异较大,如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能耗、环保分别达标比例在70%左右,但大部分特种水泥生产线以及上世纪早期建设的中、小型新型干法生产线排放基本不达标;玻璃行业虽然大多数浮法玻璃生产线装置了余热发电,但安装脱硫脱硝的企业和生产线都不足50%;仍有一半左右的企业能耗和环保不能达标。陶瓷行业则由于排放标准问题,目前还难以准确考核达标企业数量与比例。一些优秀建筑陶瓷企业为提高产品装饰效果和增加附加值,增设了加工流程和工序,造成不可比因素,至今还无法充分考证能耗、环保真正达标的企业和生产线的数量、比重。 综合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个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以及能耗、排放、产品质量标准等的多项指标分析,初步推断:水泥约40%的现有生产线不能达标,涉及熟料产能约6亿吨。其中,约有40%的生产线即使经过改造,仍然难以达到标准,应列入淘汰;平板玻璃近70%的现有生产线不能达标,涉及产能约6.35亿重箱,其中,约25%的生产线即使经过改造,仍然难以达标,应列入淘汰。 四是节能减排技术装备创新缺乏配套,节能减排服务滞后。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主要产业节能减排新技术装备创新投入不足,缺乏配套,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从技术层面来讲,只是用单一技术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必须是整体的、全方位的提升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当然也应辅之专项节能技术、脱硫脱硝、除尘等多方面的配套。目前从总体上看整体水平提高作用不显著,辅助性作用虽然促进了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但仍有很大局限性。 建材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缓慢,与服务产业链发展滞后关系极大,目前尚未形成集政策牵引、技术推动、认证检测、评估评价、咨询服务一条龙的建材行业节能减排服务体系。造成行业需要与服务之间不匹配、不配套。建材节能环保服务产业的发展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中提出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15%以上的要求相去甚远。由于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缺乏专项投入和专业的服务,只靠企业单打独奏难以形成整体推进的态势。 五是扶持政策不到位,制定政策和争取政策的工作力度不足。目前,从政府到全社会都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很多法规与规定、标准接踵而来,已形成了倒逼机制。但要解决建材行业多数企业节能减排达标问题,尚缺乏针对性政策的研究和争取政策的工作力度。目前政策研究缺乏顶层设计与系统性;缺乏系统的、有说服力的、有依据支撑的高质量政策报告;缺乏行业联手;缺乏专人跟踪政策出台和考核机制,导致政策取向被采纳的少、过程漫长,跟不上现实需要,这也是行业节能减排推进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明确目标,全面推进水玻陶三大产业节能减排达标 十三五 是我国建材工业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实现 创新提升、超越引领 的关键时期,也是节能减排实现攻坚转折的关键时期,是建材工业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废弃物、美化城乡环境和实现自身清洁生产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节能减排的目标确定应该比以往任何一个五年都要步子快、指标高、效果好。就总体而言,建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要在 十二五 基础上降低30%以上,烟尘排放总量削减3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12-15%,氮氧化物总量削减40%以上,综合利用废弃物总量增加15-20%。除要淘汰的落后产能生产线外,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三大产业企业生产线节能减排指标的达标率达到百分之百。其中: 水泥行业:单位熟料产品标煤耗降低5.8%,单位产品煤耗平均值在105千克标准煤/吨熟料以下;二氧化硫排放降低16%以上,氮氧化物排放降低6%以上,烟气粉尘排放降低6.6%以上,年利用工业废渣达到30%以上,低温余热发电生产线比例达到80%以上,有三分之一的水泥企业和三分之一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节能减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平板玻璃行业:要增加优质浮法玻璃比例和玻璃深加工率,淘汰落后产能,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广low-E节能玻璃在新增建筑工程的使用率达70%以上,改造建筑工程使用率50%以上,实现脱硫脱硝装置的企业和生产线均占到100%,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0-12%,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以上,各项污染物排放降低30%以上,20%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届时节能减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要提升现有先进生产线的工艺与技术装备,推广节能型窑炉,提升标准,推广脱硝脱硫的装置利用率达50%。万元产值综合能耗降低15%以上,烟气粉尘排放总量减少2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0%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降低10%以上。有15%以上的企业和生产线届时节能减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总之,水、玻、陶三大产业到 十三五 末规模以上企业节能减排都达标,部分先进骨干企业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紧紧抓住影响与左右节能减排全面达标的关键问题,致力突破并取得实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对我国建材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材行业必须牢固树立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意识,积极主动地推进与实施节能减排。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为此,我们不能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停留在纸上,喊在嘴上,要认清楚全面推进达标的重点和突破点在哪里,从而抓住不放,抓出实效。 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增加高附加值、高性价比产品。实践证明,技术创新提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是改变建材行业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攻克节能减排结症的根本所在。传统建材产业通过提升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增加深加工和附加值不仅能直接降低能耗排放,而且可大幅度降低单位能耗和总量排放。同时要将加快发展建材新兴产业、绿色建材作为推进建材工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工作着力点和重要抓手。通过加快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建材新兴产业、绿色建材的发展,代替能耗、排放不达标的建材产品,不仅其功能性能得到提升、自身产品能耗低、排放少,而且更能降低整个行业的能耗和排放量。因此,抓节能减排和抓结构调整目标是一致的,必须抓住不放。 二是全面创新提升技术,全面推进行业节能减排达标。继续抓好两个 二代 技术装备研发,不仅要达到预定目标,而且要在其他所有的产业予以效仿、推广。各个产业都必须制定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在新一轮创新目标中,将能耗和排放定在降低20%以上,用技术提升和工艺、装备提升带动全行业节能减排的全面达标。 三是加大政策研究力度,组织瓶颈问题的专项政策研究,并敢于突破。各级各类行业协会要加强调研分析,针对制约节能减排推进的瓶颈问题,超前思考谋划,前瞻性地开展专题政策研究。着重从财政资金扶持、金融融资政策倾斜、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和专项政策的提出等方面,提出有依据、有理由,符合社会利益和行业、企业利益的政策报告,并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如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扶持政策、节能LOW-E玻璃的建筑应用政策等方面,要列出专题,持之以恒地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为止。同时根据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要不断地根据各产业的发展需要,适时提出各种政策研究的课题,及时与政府部门交流沟通,反映切合行业节能减排实际政策建议,通过指定部门、专人跟踪落实,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出台各种有利于行业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以政策牵引推动行业节能减排达标。 四是树立典型,发挥标杆企业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提升评选百家示范企业的标准和完善评比的规则,深入开展百家示范企业的评选表彰活动,以典型领路,引导企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抓住典型,表彰与推广先进标杆企业的经验,营造行业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 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节能减排示范企业的条件标准和评定方式,以公开、公正和行业共同参与为前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化运行规则,通过标准,引导、培养、树立一批典型。每年评出和树立一批 节能减排示范企业 ,弘扬典型,表彰先进,借助行业主流媒体和网站,开展广泛宣传,提升先进标杆企业的影响力和品牌。通过榜样的引领作用,促使全行业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是实施好六大专项行动,推进建材节能减排达标取得新突破。 实施两个 二代 研发示范工程。通过开展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和第二代中国浮法玻璃技术装备创新研发工作,在现有水平基础上实现我国水泥和平板玻璃工业现代化、智能化和技术信息一体化,其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设3-5条二代示范生产线, 十三五 期间,60%左右的水泥、平板玻璃生产线 十三五 末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实施淘汰落后产能专项行动。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进程。以能耗标准、环保达标标准,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水泥、平板玻璃行业为先行,制定与出台实施新一轮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与目录,促进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建材各产业要在目前先进、一般、落后三类划分的基础上,以淘汰第三类工艺装备为主要目标,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实现 十三五 期间淘汰不达标的落后水泥产能5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2亿重量箱、淘汰15%的落后建筑卫生陶瓷产能。 实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专项行动。从政策争取、技术创新提升和交流合作、标准规范、工程示范、市场推广、公共关系等方面全程进行专业化的攻关和服务,推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程的推广,促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的优惠政策得以落地,建立起技术推广体系和应用机制体系。水泥窑协同处置生产线占总量的比例达到15-20%。 实施LOW-E玻璃推广应用专项行动。组织行业和联盟企业共同研究解决生产、应用中的有关技术、装备和进入建筑应用的设计和工程规范等问题,推动节能绿色LOW-E玻璃的建筑应用从设计规程上得以落地、创新技术应用体系与创新设计使用机制得到贯通、生产与使用融合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LOW-E节能玻璃、真空玻璃等节能产品的普及应用。 实施绿色建材发展专项行动。对接《中国建材工业 创新提升、超越引领 发展战略》,结合《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突出重点,创新驱动,提升绿色建材的质量内涵与功能,打通应用的通道,营造良好的绿色建材产业发展环境。 要以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途径,构建绿色建材产业体系。通过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体系,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制修订绿色建材标准,拓宽和增加绿色建材应用范围;引导市场消费,推动绿色建材下乡,扩大需求;推进绿色建材示范小区和产业园配套供应,增设一批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和实验室;建立为绿色建材发展服务的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测与认证平台;探索由企业自发筹建各产业发展基金,助推有益绿色发展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完善建材行业生产与建筑应用相关单位之间的联手机制,加强与建筑设计、工程建设的上下游联接与互动,推动建材绿色发展。 十三五 期间绿色建材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30%左右,新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占到35%以上,试点示范工程绿色应用比例达70%以上,既有建筑改造的应用比例达到80%,实现建材生产和建筑应用的能耗、排放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实施节能减排服务产业链专项行动。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工程与项目建设以及认证、评估、咨询本身是一个服务产业链。要充分利用国家约束性指标和政策所带来的巨大的市场需求,将目前单打独斗的、资源分散的、服务分割的节能减排资源有机地组合起来,建立具有建材特色的、服务于企业的节能减排服务系统,形成从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与运营管理一条龙的产业化的专业机构和队伍,提供由用户选择的单项或多项服务,全面满足和推动行业节能减排全面达标的需求和进程。 建材各产业都必须将节能减排达标的攻坚内容列入各产业技术研发与创新目标中;所有的装备和相关设施的提升、改造都须围绕提高能源利用率和排放效率展开;所有的标准、政策制定要以是否有利于节能减排作为其立足的依据;所有的协会和行业管理部门都应设立专职的节能减排机构和人员;节能减排标准的制定、执行、检查、认证、监测、评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构。形成生产线纵向到底,政策、管理、监测、评定横向到边的节能减排产业链网络系统,真正形成推进合力。努力促成在全国形成不少于10个建材节能减排服务产业链,实现联网服务的各种节能减排服务企业比 十二五 增长20%。 同志们,我们正处于 十二五 收官、 十三五 即将开始的关键时期,节能减排任务任重道远,建材工业未来发展既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挑战,也处于可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行业必须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将会同行业企业和各地协会一起,积极主动地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加强与各建材企业及相关机构间的合作,做好相关标准和政策的推动和落实等工作,更好的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推动我国建材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水、玻、陶三大产业节能减排全面达标而共同努力。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热点推荐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业务咨询:18962359518 邮箱:info@glassmould.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