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广告服务  |  投诉窗口  |  品牌推广  |  招商代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政策法规 » 正文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发布: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5-06  来源:中国玻璃模具网  作者:中国玻璃模具网  浏览次数:825
核心提示: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记者陈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今天发布《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同时召开 第三届中国工业发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5日(记者陈郁)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今天发布《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同时召开 第三届中国工业发展论坛 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工业发展 。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也是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该阶段往往是曲折和极富挑战性的,我国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工业革命三大挑战。    当前产能过剩问题的性质和特征与以往不同,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挑战严重性也不同寻常。 报告指出。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本次产能过剩涉及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从范围上看,当前产能过剩的行业已经从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扩大到造船、汽车、机械、电解铝等领域,甚至扩展到光伏、多晶硅、风电设备等代表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从产能过剩程度上看,从2012年3月起至2014年10月,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2个月的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前我国工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长期维持高库存以及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   二是由于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工业经济大国、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许多产业年度需求峰值已经达到,当前许多行业的产能过剩,试图等待通过长期需求以后逐步消化掉已几无可能;   三是当前的产能过剩是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低成本工业化战略急需转型以及我国体制改革不到位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化解产能过剩不仅是与产业重组、雾霾治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紧密相关的综合治理工作,也和深化政府体制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与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报告指出,工业化初中期,中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的产业升级主要通过 要素驱动战略 实现,而在工业化后期,中国要实现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和服务业大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更需要的则是 创新驱动战略 。 要素驱动战略 强调的是通过投资、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的低成本的大量投入来驱动经济增长,而 创新驱动战略 则强调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工业化后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任务艰巨,更具挑战性的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 产业政策的有效操作空间将相对有限。一方面,工业化后期不同国家产业演进路径具有差异性,这意味着产业政策操作的目标并不十分明朗和单纯。另一方面,需要重新科学甄选产业政策的具体工具和措施,政府原有的许多产业政策工具,如直接补贴,将更多地受限,直接 赶超 型的产业政策的意义逐步衰减,产业政策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加强物质性、社会性和制度性基础设施建设。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工业化后期与发达国家的 再工业化 叠加了,这使得中国工业化进程又增加了一些 变数 。报告指出,以重振制造业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核心的 再工业化 战略,并不是简单地提高制造业产值比例,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制造与服务的融合来提升复杂产品的制造能力以及制造业快速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能力,这构成了所谓 第三次工业革命 的主要内容。 第三次工业革命 加速推进了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必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在工业总投入中的比重,我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则可能会加速弱化。同时,发达工业国家既可以通过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现代装备制造业控制新的产业制高点,又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制造技术和制造系统装备传统产业来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效率,从而, 第三次工业革命 为发达工业国家重塑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势提供了机遇,那些为寻找更低成本要素而从发达国家转出的生产活动有可能向发达国家回溯,导致制造业重心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传统 雁阵理论 所预言的后发国家产业赶超路径就有可能被封堵。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点击排行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热点推荐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业务咨询:18962359518 邮箱:info@glassmould.cn